蚂蚁文学 > 武侠穿越从寻秦记开始 > 第三十一章文化垄断
最新网址:www.mayiwsk.com
    项少龙叹了口气,道:“大王,我已经后悔出这个点子了,投入巨大,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可是清儿热情很高,根本不考虑赚钱,我怕我最后会成为穷光蛋。”

    秦王哈哈大笑,道:“少龙当初拿着纸和盐的秘方送给寡人时,是何等的豪气,怎么现在这么小气了?”

    项少龙道:“大王,纸和盐送给大王,我项少龙虽然没有赚到钱,但是这项技术是赚钱的,可是这印刷术在谁手里都没法赚钱。技术的发展可以推动时代的进步,可是想让人们钻研技术,就一定要让技术可以盈利,利益就是技术进步的动力。不能盈利的技术会被淘汰。印刷术对于文明的传播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只是现在读书识字的人太少,要是天下人都识字,我不只不会赔钱,还能日进斗金。”

    项少龙偷偷看了秦王一眼,普及文化,涉及到国家政策和贵族的底线,他不敢明目张胆的提出来,只能点到即止。

    这个时代的人不知道世界有多大,西方还有与我们不同种族的人,当他们发展起来以后,会是我们的灾难。作为统治阶级,他们认为愚民政策可以让政权稳定,如果百姓比贵族还聪明,那数量那么少的贵族还怎么管理这个国家,岂不是要天下大乱?至于民族发展,根本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也还没有形成民族的概念。

    秦王笑道:“天下人都读书识字,怎么可能。就让琴太傅折腾折腾吧,实在赔的厉害就关了,以少龙和琴太傅的财富,饿不到的。”他是知识垄断的既得利益者,怎么能轻易向百姓开放知识。

    项少龙很想提出义务教育,开办学校,有了纸和印刷术,为普及教育提供了便利。秦王要是能同意,最好把印刷厂也接过去,普及教育、传承文明本来就是政府的责任。可看秦王连深谈的意愿都没有,可见要改变这种贵族、世家愚弄百姓的时代是任重道远啊。

    吕不韦听说了印刷厂的事,也来找项少龙想出版他的《吕氏春秋》。当然,他知道项少龙很赔钱,也就没好意思让项少龙为他再往里搭钱,人工、成本都自己出,他也不差钱,要的就是名。

    项少龙虽然和吕不韦不对付,但也没有拒绝。

    《吕氏春秋》的观点虽说与现在的秦国以法治国格格不入,但好歹也是一部传世经典,当前天下未定,法制让秦国强大。可是当天下一统后,再严苛峻法,只怕也是亡国之道。

    秦国因变法而强大,可以说适应了时代。商鞅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有经天纬地之才,可是和秦孝公一番谈唠,发现秦国这种野蛮人不适合“帝道”“王道”,只适合“霸道”,所以为了迎合秦国的性格,制订了严酷的法律,以奸民统治良民,最后连他自己也死于自己制定的律法,作法自毙。

    但秦国却以此飞速发展,实现了弯道超车,一跃成为天下霸主,在统一的道路上,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无敌。可是统一之后,天下的形势已经变了,可大秦帝国还是死守着酷法。这个战胜了李牧、廉颇、乐毅、田单、孙膑、吴起、战国四君子的强大帝国,却被陈胜、吴广两个泥腿子撬动了帝国的根基,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就说“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就像苏联,战争时实行“战时共产主义”,使它赢得了战争。可战争结束了,它还搞这一套,只用了半个世纪,就让这个空前强大的国家轰然倒塌、荡然无存。《吕氏春秋》里也说:“时移世易,变法宜矣”。

    项少龙确实推崇法制,却反对酷法,仁义道德虽只是理想,却也是法制背后的基本精神。他一直想对政太子施加影响,想改变他的残暴,目前看来,效果一般,秦君的残暴似乎是基因里带来的,这些贵族也根本不把老百姓当人。

    韩非子出身王族,师从大儒荀子,精通道家思想,又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融会贯通,成为天下名士。他在《韩非子•五蠹》中提到五种人无罪也该杀:学者(儒以文乱法),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侠以武犯禁),患御者(贵族门客),工商之民(商人、手工业者)。这五种人无益于耕战,是社会的蛀虫,把他们都杀了,只留下文盲农夫种地,文盲士兵打仗,就天下太平了。这样的文章居然被秦始皇奉为经典。

    项少龙来自二十一世纪,他自认为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可也做不到草菅人命,他清楚什么是“人权”,什么是“人道”。法律的初衷应该是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可这个时代的法律却是为了维护统治,欺压百姓,他们把“官”与“民”分得很清,这也是为什么纪嫣然对法制一道心存疑虑。

    这不是一个人可以改变的世界,项少龙终究还是没有勇气直接挑战整个贵族阶层。那就潜移默化吧,自己能做到哪步就算哪步。

    琴清不只有纪嫣然这个助手,她还把乌廷芳和舒儿都拉去帮忙。可能是以前也没干过什么事,玩儿腻了,乌廷芳和舒儿居然也喜欢上这种充实的生活,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最后将军府就剩下项少龙一个闲人。大白天的将军府显得冷冷清清,再不复以前的莺莺燕燕,欢声笑语,

    项少龙感觉自己像是在吃软饭,女人们忙着干事业,男人整天游手好闲。无奈之下,项少龙开始关心起自己的工作来。白天也会去找李斯,学习一下他是怎么工作的,还会去教导太子,有时间还带着太子和李斯、韩非交流心得,偶尔也去军营,关心一下士兵的训练。自打回到咸阳就没这么有正事儿过。

    琴清和纪嫣然都是顶级才女,将能收集到的先秦文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凭借自己雄厚的财力,都进行了出版,资本的力量得到了充分地展示。

    项少龙看着这败家娘们儿,不把钱当钱,虽然琴清花的是自己家族的钱,不是花他的钱,可是他早已把琴清的财产当视作自己的财产,看得他一阵阵心疼。他怕把自己疼死,一再向琴清讲解出版业的盈利模式,看她们始终无法理解怎么能把知识变成钱,就现身说法,抄了一部《封神演义》让她们出版,拿出去卖钱。

    此书一出,立刻被惊为天人,原来还有这么让人着迷的读物。被美女崇拜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项少龙一激动,差点儿想出版一本琼瑶作品,那还不得被美女们捧上天啊。

    项少龙深入地了解李斯的工作后,发现,他的工作并不轻松,诸多掣肘。

    李斯道:“左右丞相职权重叠,难以分明。我又是代项兄行使左相之权,自然会被吕不韦刁难。”

    项少龙问道:“这两个丞相应该怎么运作?”

    李斯道:“这要由孝公时商鞅变法说起,当是国君下设庶长和大良造。至惠文王,那时商鞅的大良造兼庶长集军政于一身,功高震主,惠文王忌之,遂将商鞅车裂于市。从此集权于君,再置相以代大庶长制,置将以代大良造制。把政军分了开来。而相则为百官之首,后来又因丞相职务过重,分为右丞相和左丞相,大致上以右丞相管政,左丞相管军,故前者就像以前的庶长,而后者就是大良造了。军政本就难以分开来,由于左右丞相都是直接辅佐国君,所以凡由国君决定的事,自然就要征询他们的意见。左右丞相是通过四院去管治国家,四院就是军政、司法、税役和工务,分由司马、司寇、司徒、司空四位大臣执掌,现时左丞相管的是军政和工务,右丞相管的是司法和税役。”

    项少龙:“那就是即使是我来行使这个左相的权利,也难免和吕不韦争权。令出多门,祸乱之源。有没有什么方法改变这种状态?”

    李斯道:“变革势在必行。”

    项少龙问道:“李兄有什么想法?”

    李斯道:”我这半年来一直在研究商鞅的改革,发觉在官制方面仍有根多破绽和漏洞,所以下了点工夫,草拟出一个更理想的制度,若能施行,必可达致大治。纵使将来一统天下,亦可应付得来。我的方法简单易行,就是设立三公九卿之制。所谓三公,就是只留一位丞相,为百官之长,主掌政务。然后改左丞相为太尉,专责军务,再在这两职之外设立御史,为大王负责往来文书和监察臣下,丞相、太尉、御史,不相统属,只向大王负责,最终裁决权全归于大王。”

    李斯续道:“所谓九卿,大部份都是我大秦原有的官职,只不过职权画分得更清楚。三公只负责辅助政大王治理国务,各方面的具体工作,则由诸卿分管。例如奉赏,是主理宗庙礼仪,下面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朴、太医、太令丞等官员;其他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等八卿亦莫不如是。像现在的禁卫、都卫、都骑三个系统,改制后将全归于卫尉指挥统理,免了现在各系统互相倾轧之蔽了。”
最新网址:www.mayiw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