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学 >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 第796章 峰回路转的新闻发布会(2合1)
最新网址:www.mayiwsk.com
    伦敦大都会威斯敏斯特自治市,唐宁街10号。

    这座黑色的乔治亚风格建筑,除了是大英帝国首相的官邸和首相的办公室外,首相的秘书、助理和顾问都在首相官邸内工作。

    首相每天都会在唐宁街10号与阁僚和智囊制定政策,而一般的机要部门,如国会、财政部和外务部距唐宁街10号也只有数分钟的路程,所以首相很容易便能够取得情报和联系。

    当然,理论上女王居住的白金汉宫也在附近,好让首相定期前往白金汉宫,向女王汇报政事。

    不过因为伦敦城愈来愈严重的光化学烟雾污染,自从大股灾的创伤恢复之后,女王陛下就重新搬到了乡下居住。

    此刻的老丘吉尔无比希望,维多利亚陛下就在伦敦,就在白金汉宫里面。

    至少这样,自己就不会成为那些风言风语的焦点了。

    时间回到半个月前。

    史称“卫生行动”的加尔各答大轰炸的消息刚刚传回英国,老丘吉尔作为唐宁街10号的主人,不得不出席在首相官邸的新闻发布厅举办的政府例行记者招待会。

    这种记者招待会一般都是由首相官邸新闻发言人出席的,只有当出现了重大变故,首先本人才会出面。

    老丘吉尔在幕僚公务员哈吉的帮助下,准备了长篇累牍的,关于亚瑟王子不幸被明国人俘虏的应答话术。

    然而事态的发展却最终完全偏离了老丘吉尔与哈克预期的方向。

    一开始,来自《泰晤士报》的记者提问的问题都还比较正常。

    大抵是关于帝国最新的经济政策,在欧洲大陆的战争发展之类的状况。

    老丘吉尔游刃有余地原地绕圈,并最终总结道:“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即便过程有些曲折,但是与德意志乡巴佬的战争,我们必将胜利!”

    《每日电讯报》与《每日邮报》的记者小声地交头接耳,

    “你觉得首相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谁知道呢?我猜应该是前线部队又吃瘪了,德国人的坦克可不好对付。”

    ……

    “你们几位,在说什么?”

    “哦,我们在说首相高见。”

    小声议论的记者们全都不愿意搭理最后插话的那个家伙。

    因为他不是伦敦人,而是来自《曼彻斯特卫报》的记者。

    自从18世纪80年代第一家使用珍妮纺纱机的棉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诞生以来,这座原本籍籍无名的城市迅速成为了全英,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棉花及毛纺织品生产城市,号称棉都。

    曼彻斯特纺织业的崛起让曼彻斯特的资本家与工厂主们一度拥有了与伦敦金融城的天龙人们平等对话的实力。

    但是,正如所有old  money都看不起新兴暴发户一样,无论曼彻斯特人多么有钱,伦敦人总是不待见曼彻斯特人。

    更何况,棉纺织品这一领域,曼彻斯特人正在一泻千里地丢失海外市场。

    明国人以不可思议的效率,从价格和品质双方面对曼彻斯特进行降维打击。

    所以,曼彻斯特的棉纺厂主们,正是“抵制贸易全球化”、“抵制自由贸易”、“抵制明国制造”,鼓吹“明国进行不正当贸易,我们必须对他们进行惩罚”等言论的最重要的推手。

    见伦敦的同行都不待见自己,《曼彻斯特卫报》的记者冷哼一声,“一会你们最好不要惊讶于我们《曼彻斯特卫报》的独家消息,当然,你们惊讶也没有用,因为我们已经把消息放到了头版头条上,提前印刷出版了!”

    时效性永远是报纸的生命。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时效性比起真实性和可靠性还要重要。

    如果放任媒体的权力,不对它加以监管的话,最终时效性将会毫无疑问地压倒真实性,劣币驱逐良币。

    不过,大家都是记者,大家都跑得很快,想要获得先人一步的重要新闻实在太难了。

    见《曼彻斯特卫报》记者那副神神秘秘的模样,《每日电讯报》和《每日邮报》的记者们噗嗤笑出了声:

    “你难道想说亚瑟王子的事情吗?你以为我们没有把这件事印在头版头条上吗?”

    “请布兰登记者提问。”

    这时正好传来了新闻发布会主持人的声音。

    《每日电讯报》的记者摇摇头,小声道:“好了好了,曼彻斯特的小子,关于亚瑟王子我才是第一个向首相提问的人。”

    说着,他站了起来,胸有成竹地问道:

    “尊敬的首相先生,我是来自《每日电讯报》的副主编布兰登,前往印度加尔各答自由港参加维多利亚陛下加冕印度女皇纪念仪式的皇室成员亚瑟殿下,在明国6月16日的大空袭中下落不明,最近有消息称,王子殿下遭到了明军的逮捕,并被软禁在了缅甸仰光。

    对此请问您有何评价,帝国政府是否有赎回亚瑟殿下的计划,或者学习明人‘菠萝比萨行动’,动用皇家空军对仰光实施打击救援,营救王子殿下的相关计划?”

    老丘吉尔的嘴角抽了抽。

    哈吉说得没错,果然有脑袋里装着牛粪的记者会异想天开地要求帝国展开类似朱富贵救援阿布杜勒那样的行动。

    这特么是将自己放在火上烤啊!

    大英帝国皇家空军别说突袭仰光了,能不能安全地飞出地中海都是一个大问题。

    当初飞抵君士坦丁堡的r-1型飞艇,其实是从奥地利的军事基地起飞的,其真实作战半径也就几百公里。

    想要用它去和明国的空中力量搏斗,那简直就是光着屁股坐水晶,以卵击石啊!

    当然,这个问题肯定是不能这么回答的。

    老丘吉尔示意提问者坐下,然后清了清嗓子,道: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问题。

    首先,我作为大英帝国首相,必须对于明国趁着我国举办大型庆典时期,进行卑鄙无耻偷袭的行为报以最强烈的谴责。

    在这里,我必须强调,我们大英帝国在印度,在北美,都有能力,有决心,给以明国有效的回应。

    目前,我们在印度尚拥有74个印度师团,9个英国师团,共计300万大军。

    谷而明国驻扎在缅甸与阿萨姆邦的部队,总人数约为29万人。

    300万对29万,优势在我!

    其次,我们驻扎在波斯境内的部队,随时可以驰援印度,对印西地区的鞑靼人形成两面包夹之势……”

    “可是首相先生,那么波斯东北部的左宗棠怎么办?他可是一只狡猾的老狐狸……”

    “请遵守记者会的规范!”

    主持人及时地要求《每日邮报》记者坐回位置上。

    老丘吉尔也当做没听见那个难以回答的问题,继续说道,

    “下面我们来说一说亚瑟王子的不幸遭遇。

    首先,我们可以证实的是,肆意妄为的明国独裁者,那个我甚至不愿意提及姓名的无耻之徒,他再一次践踏了战争的底线,悍然扣押了我们最年轻有为的亚瑟王子。

    昨天晚上,我已经与女王陛下通了电话,电话中,女王几度哽咽。

    但她始终没有说出一句对明人妥协的话!

    至于你提到的明国的‘菠萝披萨’行动,我只能说,那是一场彻彻底底失败的战役,完全不具备战略价值。

    只有像那个不可提及的明国暴君那样的独裁者,才会花费纳税人的钱去做那样毫无意义的事。

    我们大英帝国是人类民主的灯塔,是世界议会政治的典范,我们绝对不可能进行这种毫无收益的军事冒险……”

    老丘吉尔唾沫横飞,将朱富贵救援阿布杜勒的行动贬的一文不值。

    这让在台下旁听的哈吉直捂额头。

    这段话是老丘吉尔自己加的。

    虽然意思是这么个意思,但话不能这么说啊!

    昨天自己明明告诉他,直接回答记者说:“我们将提供除了军事干预和财政贿赂以外一切必要的,可行的,符合逻辑的,且不违背帝国利益和选民意志的行动以积极救援亚瑟王子……”就可以了嘛……

    说实话,哈吉也觉得朱富贵花了那么多内帑去救一个废苏丹得不偿失。

    大英帝国一直以来做事其实都是精打细算的。

    1783年,英国人精打细算觉得继续耗在北美十三州没有什么受益,所以默认了美利坚的独立。

    1861年,英国人觉得直接出兵帮助南方政府花费过于巨大,所以放弃了直接出兵干预美国内战。

    1863年,大明向日本幕府宣战,英国人再一次选择作壁上观。

    1865年,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三世邀请英国人一道入侵墨西哥,英国人最终只派了一艘战舰和一个军事观察团抵达前线……

    可以说,大明就是伴随着英国的不断精打细算,不断绥靖纵容而一点一点崛起的。

    历史上,英国也同样有无数机会掐断美利坚的崛起道路,但最终也被他们一次又一次完美地错过了。

    可以说,大英帝国虽然是一个全球帝国,但他们精英的视野,永远不会超过欧洲大陆,永远不会超过往后十五、二十年时间。

    百年大计什么的,完全不存在。

    同样的,他们也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朱富贵一定要救毫无作用的昔日盟友。

    老丘吉尔的话虽然讲得过于直白,以至于让哈吉连连摇头,不过记者们倒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全都运笔如飞,飞快地记录下来。

    当然,他们其实更希望能够采访到女王本人。

    毕竟是王子被明人俘虏了,如果能采访到女王,甚至拍到一张两张女王落泪的照片,那么自己的报纸肯定会卖到脱销的。

    然而采访女王可没有像采访首相那么容易。

    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

    《每日邮报》的记者挑衅地看了一眼《曼彻斯特卫报》的记者,仿佛在说:“乡巴佬你看,最重要的问题果然还是安排我们伦敦报纸来提问吧,你们这些曼彻斯特臭要饭的,也就只配问问明年会不会有新的羊毛市场被打开了。”

    果然,直到新闻发布会最后五分钟,大会主持人宣布还有最后一个提问机会的时候,他才把这个提问机会象征性地交给了《曼彻斯特卫报》。

    新闻发布会可不是演出,最后一个出场的是大轴。

    一般来说,越是能抢先提问,越是能问道有价值的新闻,到了最后,就都是一些碎芝麻烂谷子了。

    所有人都觉得,这场新闻发布会已经到了垃圾时间。

    关于亚瑟王子的劲爆新闻,大家都已经从各个角度问过了,最后这个外乡人只能拾人牙慧罢了。

    然而,事实出乎预料。

    《曼彻斯特卫报》的记者华莱士站起来却只字不提亚瑟王子,而是从怀中拿出了一份文件。

    “尊敬的丘吉尔首相,日前,我们报社收到了一条重大的消息,消息提供者自称来自汉普郡贝辛斯托克,是德拉鲁印钞厂的一名职工,当然,他拒绝透露更多信息。”

    华莱士的话一下子就引起了众人的兴趣,所有人都一改无所畏的态度,重新将钢笔从口袋里拿了出来。

    要说最近几个月最能刺激英国人神经的是什么,战争或许都排不到第一位,排在第一位的,很可能是难以遏制的,步步高升的恶性通货膨胀,以及以惊人速度贬值的英镑。

    所以听说消息来源与神秘的德拉鲁印钞厂有关,所有人都立马竖起了耳朵。

    而《每日电讯报》和《每日邮报》的记者对视一眼,知道肯定有爆炸性新闻被《曼彻斯特卫报》捷足先登了。

    但现在不是嫉妒的时候,他们也同样掏出钢笔,等待着下文。

    事实证明,华莱士记者爆出的猛料比两人预想的爆炸性新闻还要生猛。

    “首相先生,这些只是复印件,原件正在某个您也不可能轻易找到的地方。”

    华莱士说,“根据那位线人透露,您在主持货币超发以刺激经济的项目中,动用了公共权力,为您和您的家族,非法印制了超过2亿英镑的钞票!而这,导致了如今市场上英镑的异常泛滥,导致了物价的飞涨,请问您对此有什么想说的吗?”

    
最新网址:www.mayiw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