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学 > 黄义明定南边 > 第三十六章:黄义明回师筹谋败印军
最新网址:www.mayiwsk.com
    第三十六章:黄义明回师筹谋败印军

    刘惠恕

    且说黄义明在西贡城内参加完安南王子与第七军主将吴爱梅的婚礼后,嘱托安南王妃吴爱梅、金边王妃郑秋菊、南掌王后杜近芳机要事项后,便带领周颍之第六军、孙甜甜第四军与孙福禄(毛淡棉遵城尉)、赵财寿(木各具城尉)共组之水师、缅王子哥娑尼一万援军,以及刘宏业所将后十三军五千兵,急速回救邦都好古城。其所行路线,大致是沿西贡河下行至湄公河入海口,由此沿湄公河上行过金边城,再上行至格罗奇,此城为金王边王妃郑秋菊封地起处。由此顺流再上行至达拉城,入南掌境,过南掌国都万象。由万象再上行至北乌,此处已为南掌王妃杜近芳封地起点、南乌河与湄公河交汇处。由此再上行至孟坎附近,沿湄公河支流南垒河入缅邦。由此再沿中缅边境林间小道过南坎,抵达大金沙江(伊洛瓦抵汪)边侧的八莫,此处已属缅邦王妃孙甜甜的封地。

    由于一路所行,或过金边、南掌、缅邦三个联姻王国,或过五伦邦三位王妃的封地,走得都是捷径,一路不断得到沿途舟车、粮草的接济,因此行速甚快,不出两周,已过密支那城(缅王妃府所在城)及迈立开江与恩梅开江的交汇处圭道城。又由圭道城沿恩梅开江前行六十里,便来到了五伦邦都好古城。

    黄义明来到好古城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在邦主议事大厅召集六部尚书及各军将领联席会议,叙说两月余征安南战况并问及莫卧尔帝国犯边之事。

    当黄义明叙及镇南关外大捷歼敌五万复地千里由李小虎代守、与金边王国联姻拓地五百里、降安南国与之联姻拓地千里之事,众人皆感振奋,齐赞元帅用兵如神。黄义明则答以实赖众将士浴血奋战之功,并干个人之事。随后又问起伤病战士、阵亡将士的医治、抚恤情况以及兵源补充情况,兵部尚书杨忠良答以均妥善安排。黄义明听后十分高兴。

    黄义明又问起出南掌林间小道时负伤的武状元何耀辉的救治情况,兵部尚书杨忠良答以:在张神医的精心调治下,已完全康复。黄义明听后十分高兴,说道:何将军是为救第六军主将周颍身负重伤,嫁给何耀辉以报恩是周颍的一直心愿。现为战时,顾及不了太多,烦户部尚书程知义调拨房屋,烦礼部尚书孙员外按排明日而给二人举行婚礼,不知周颍将军以为如何?周颍脸红了一下道:谢师傅关心,徒儿的事全凭师傅作主。黄义明道:将周颍的婚事办了,也了去我的一桩心事。我初临因姜扬村时,共收有八个徒儿,现皆已名花有主。还有一个后收的徒儿宋倩雯,实由大徒赵凤英代授武功,等以后有合适的主儿再说。

    黄义明又问起莫卧尔帝国犯边之事?兵部尚书杨忠良回答道:据谍报,逆伦邦主卢桂生侦知安南兵败,救助无望,怕我邦来伐,除在野人山一带设关固垒以加强防范外,特派人送上厚礼十万两黄金,请莫卧儿帝国来救。莫卧尔国王贪财,已派马哈德为帅,率兵五万并一千头铁甲战象,翻越那加丘陵,沿勒鲁里河,越过萨拉马蒂峰南口,渡过钦敦江,进入我邦。其前行目标,是进袭好古城。我已叫媳向云、子晓黎将第三军前住乌尤河一线阻击。并请宋倩雯、马力田二将军率第一军为后援。只是莫卧尔军的铁甲象阵十分厉害,且有千头之多,刀箭不入,难以阻挡。我特关照向云、晓黎只可骚挠敌后,节节抗击,以给元帅返都争取时间,至于如何破敌,尚请元帅拿出主意。

    黄义明道:不知在坐各位有何破敌良策?杨忠良道:属下倒有一计,不知可否?黄义明道:请说出来给众位听听。

    杨忠良道:听闻元师在镇南关外以火牛阵歼敌五万。此莫卧尔铁甲象阵虽刀枪不入、坚不可摧,但亦怕火攻。现媳向云、子晓黎率第三军在乌尤河一线阻敌位置之东,有因道支湖,两侧各有溪流入湖,现该湖水浅可涉。而好古城郊多产油火井。该井原为当地民众为汲水而打,不意井成后流出的非水乃油,以火点之则燃。附近民众皆赴井中汲油,取回家以代柴火。若能派士兵从井中取油万桶,置于因道支湖面,诱使敌军象阵涉湖,再以火燃之,敌军铁甲象阵必摧。

    黄义明道:此计甚妙,只是不知使将士取油万桶送到因道支湖面,需时多少?杨忠良道:五日时间足够。

    黄义明道:如此甚善。遂让户部向城内民众广购可密封有盖竹筒万余。又命令刘宏业率后十三家军士兵取油五千筒,前往因道支湖面北侧溪流入湖口处放置,并于湖口北侧设伏。又命令孙甜甜率水军士兵取油五千筒,至道支湖面南侧溪流入湖口处放置,并于湖口南侧设伏。另传令关向云、杨晓黎之第三军于五日后凌晨有雾时,突袭莫卧尔军营;以宋倩雯、马力田所统第一军为后援。又向缅王子哥娑尼借战象五十头,要他届时派将带领象队为第三军先导,以突袭莫卧尔军营。缅王子哥娑尼表示:如此重要战役,他要亲自参加。黄义明道:王子千金之躯,不便以身犯险。哥娑尼王子不听,坚持要去。黄义明也只能由他,但告诫他待敌军象阵出营应战后立即回撤。缅王子应诺。

    黄义明又道:莫卧尔帝国是中国西南边大国,与中国以喜玛拉拉雅山、喀喇昆仑山相隔。《孙子兵法》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今要与莫卧尔帝国开战,请诸位先听我介绍一下莫卧尔帝国的历史。

    莫卧尔,中国古称“身毒”、“天竺”,西人称“印度”,其源自于古印度人以“信度”一词称印度河,此河亦是古印人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文明起源甚早,其与中国,同为文明古国。其远古文明由土著达罗毗荼人创建,传其信仰“吠陀教”,这一宗教的已知教义是:信仰多神,将人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等级。此时的印度,是小国与部族林立状况,内部混战不断。

    约至中国商代,有一支来自西方的白种人雅利安人征服了达罗毗荼人,在恒河谷地立国,建立了众多城邦,印度历史开始进入到吠陀时代(约前1500年前后)。 而此时古印度的土著居民沦为不入流的“贱民”阶层,他们的信仰却被新来的征服者接受,在继承吠陀教的基础上,创立了“婆罗门教”。根据其教义,雅利安人部落形成了四大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亦称为“种姓”制度。这一制度约形成于中国东周时期,但其影响沿续至今。

    婆罗门具体指教士和学者(最高);刹帝利具体指贵族和战士(其次);吠舍具体指农夫和客商(再其次);首陀罗具体指农奴和奴隶(最低)。而产生于吠陀时代的“婆罗门教”以《吠陀经》为主要经典,《吠陀经》 以种姓制度为核心教义,其与前此吠陀教义的区别在于:吠陀教信仰多神,而婆罗门教信仰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主神,这三大主神分别代表了宇宙的“创造”、“护持”、“毁灭”三大力量。婆罗门教还主张:善恶有报,人生轮回,轮回的形态取决于人现世的行为,只有达到“梵我同一”,方可获得解脱,修成正果。其又认为世界是“原人”创造的,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至于已被雅利安征服的原印度土著“贱民”,则被排除在原人的身体之外。

    约相当于中国春秋时期(前6世纪前后),古印度进入了“列国”时代,在印度北部,有十六国混战,最终的胜利者是摩揭陀国,统一了恒河流域。而约至中国战国时期(前4世纪左右),来自西方的马其顿帝国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其侵入了印度西北部,派驻总督进行统治。这一统治遭到来自孔雀家族的旃陀罗笈多(月护王)带领民众的反抗,他逐走马其顿入侵者,再度统一了印度北方,建立起孔雀王朝,定都于华氏城(巴特那)。

    孔雀王朝的历史持续了约一百五十年(约前324—约前188年),待该王朝的著名国王阿育王死后(约中国西汉初期),孔雀王朝陷入战乱时期,很快灭亡。孔雀王朝灭亡后,位于印度西北方向的希腊人、安息人、塞种人、贵霜人先后入侵印度。贵霜人并在印度西北部建立了稳固的政权贵霜帝国,其面积约含印度的恒河流域、后来的阿富汗、伊朗的部分国土面积,西达里海周边地区。但此后贵霜帝国也分裂成若干小国(约中国西晋时期)。而笈多王朝(320—540年)却在印度兴起,再度统一了印度北方(约中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而在笈多王朝晚期,国家分裂成四个王国相互混战,直至戒日帝国(606—647年)兴起,戒日王重新统一了北印度,建都曲女城。此时约在中国隋末唐初时。但戒日王死后,戒日帝国很快解体,印度北方恒河流域又重新陷入小国林立状态。

    但由上古直至中国唐宋时,不论印度如何分裂混战,左右印度社会的精神支柱,始终是婆罗门教与佛教。在此先重述一下婆罗门教的情况。

    婆罗门教传至约中国唐宋时期(8、9世纪),演变为“印度教”,这一宗教与婆罗门教无本质之别,其教义都信奉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主张善恶有报,人生轮回,轮回的形态取决于现世的行为,并认为只有达到“梵我同一”,方可获得解脱,修成正果。因此,印度教也称为“新婆罗门教”,前期婆罗门教则称为“古婆罗门教”。印度教的经典仍是四部《韦陀经》,此外还有作为韦檀陀哲学 来源的《奥义书》、《森林书》、历史文献《往世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以及《博伽梵歌》和一些宗教圣人传记等。同许多后来的世界性宗教不同,印度教没有明确的创教人,是不同宗教信仰和哲学派别的汇合思想体系,这也是现时印度大多民众所信仰的宗教。

    至于佛教,则是作为与婆罗门教对立而产生的印度宗教思想体系。由于婆罗门教把人划分为四大等级,另加贱民阶层,实际上是将人划分为五类,这一做法引起了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群的不满,其代表者有诞生于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净饭王的太子乔达摩•悉达多,他属于刹帝利种姓。后被尊为释迦牟尼。释迦,种族名;牟尼,圣者,意译为“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的生活时代,约相当于中国春秋晚期、亦即孔夫子的生活时代。 释迦牟尼幼时接受过传统的婆罗门教育,二十九岁时(一说十九岁),有感于人世间生、老、病、死诸苦,对婆罗门教不满,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据说他在一棵普提树下静思,觉悟了四谛、十二因缘之理,创立了佛学。

    他反对将人划分为种姓,认为人生而平等,只要信仰佛教,加入其僧团组织者,便无种姓之分。为了宏扬佛学,释迦牟尼创立了专门的僧团组织。

    释加牟尼把佛教理论,解释为“四谛”。“谛”即真理,四谛也就是四条“真理”——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谓人一生皆苦,即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皆是苦。“集谛”谓人之苦因,是因为有各种欲望,将其付诸行动,便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其来世就要为今世的行为付出代价,即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灭谛”谓要消灭苦因,就要就要消灭欲望。“道谛”谓消灭苦因的办法即修道成佛。

    为此,释加牟尼为其信徒制定了“戒律”,即要求其信徒必须遵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出家的信徒男称僧,女称尼,须剃发出家,并遵守出家人的专门戒律。

    但是从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学来看,仍有一些基本观念来自于婆罗门教。如:

    灵魂不灭说。婆罗门教认为,人以及一切有生命者皆有灵魂,佛教亦本此观念。而后来中国佛教徒所操“神不灭论”亦本此。

    轮回转世说。婆罗门教认为人躯体死后,灵魂可以转入另外一个躯体复活。佛教亦本此观念。

    善恶因果说。婆罗门教认为一个灵魂转世会有各种形态,或为神,或为婆罗门等,其取决于婆罗门教徒的虔诚程度。修到“梵我同一”,即可获得解脱,亦即认为宗教所求,是为了获得解脱。而佛教的湼槃说、成佛说均当本此。

    据传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之初,仅是对其侍从五人说法,此后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传教,并组织传教僧团。其在王舍城先后受到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及其子阿阇世王的皈依,在舍卫城受到拘萨罗国波斯匿王的皈依。他的弟子后发展到五百人,其中有著名佛学者十人,称“十大弟子”。佛八十岁时涅槃于拘尸那迦城。

    其后佛教流行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孔雀王朝时期,其第三代君主阿育王(约前304-前232年)奉佛教为国教,广建佛塔,又派人到周边国家传教,而使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这一段时间也是佛教在印度的最兴盛时期。佛教的传播大致可分为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两条路线:南向最先传入斯里兰卡,又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传佛教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佛学在传播过程中分裂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两派,大乘佛教主张普渡众生,方可成佛,称作修“菩萨果”,小乘佛教只主张个人修教,称修“罗汉果”。

    而中国唐代著名僧人唐玄奘也就是神话小说中所说的唐僧,是在贞观三年(629年)从长安出发,经姑臧出敦煌,经西域(今新疆及中亚等地),辗转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在当时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师从戒贤学习佛教理论。不久,声名大起。五年后,游历印度东部、南部、西部、北部数十国。回到那烂陀寺后,戒日王在曲女城为玄奘设无遮大会,玄奘宣讲大乘教义,获得更大声誉。于贞观十九年返回长安。据史书记载,玄奘西行求法,往返十七年,旅程五万里,所历“百有三十八国”,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归国后受到唐太宗召见,住长安弘福寺,后又住大慈恩寺。唐僧取经的时间,约相当于印度笈多王朝时期及戒日王(589—647年)重新统一印度北方、建立戒日王朝时期。

    玄奘取经,一般被史家解释作中、印友好的象征,然而被大多数人所不知的事是:这一时期中印两国尚发生过战争。此事见于新、旧《唐书》之所记。 《资治通鉴》用一段简约的话,记述了这一战争的过程:

    “贞观二十二年。五月,庚子,右卫率长史工玄策击帝那伏帝王阿罗那顺,大破之。初,中天竺王尸罗逸多兵最强,四天竺皆臣之,玄策奉使至天竺,诸国皆遣使入贡。会尸罗逸多卒,国中大乱,其臣阿罗那顺自立,发胡兵攻玄策;玄策率从者三十人与战,力不敌,悉为所擒,阿罗那顺尽掠诸国贡物。玄策脱身宵遁,抵吐蕃西境,以书征邻国兵,吐蕃遣精锐千二百人、泥婆国(今尼泊尔)遣七千骑赴之。玄策与其副蒋师仁帅二国之兵进至中天竺所居茶傅和罗城,连占三日,大破之,斩首三千余级,赴水溺死者且万人。阿罗那顺弃城走,更收余众,还与师仁战;又破之,擒阿罗那顺。余众奉其妃及王子,阻乾陀卫江,师仁进击之,众溃,获其妃及王子,虏男女万二千人。于是天竺响震,城邑聚落降者五百八十余所,俘阿罗那顺以归。以玄策为朝散大夫。”

    根据这一记载,唐使臣王玄策在唐朝贡品被抢后,向吐藩与泥婆国(今尼泊尔)共借兵12000人,经短暂的三日战争,共斩首3000余,俘虏12000人,含国王阿罗那顺与王妃、王子,俘杂畜30000余,降城580所。由此事亦可见当时印度国力之弱,社会组织之散乱。

    但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学虽然走向世界,在印度本土却开始衰落。其原因一是因为印度教顽固地坚守地盘并综合了佛学。其二则是因为伊斯兰教侵入印度后,对佛学野蛮打压。这一过程具体是:

    孔雀王朝末期,该王朝部将普舍耶密多罗篡位建立了巽伽王朝,其时在中国西汉文帝二年间(前180年)。普舍密多罗是一位忠实的婆罗门教徒,他在位期间,曾两度举办盛大的婆罗门教祭祀──马祭,婆罗门教重新取得了国教地位。在印度“南北朝”分立之时,南方的刹塔瓦汉王朝(前281)与案达罗王朝均奉婆罗门教为国教,此二国编纂法典,推行种姓制度,亦举行过婆罗教的盛大祭典。而至笈多王朝崛起后,婆罗门教文化得到空前繁荣。该王朝编纂了多部婆罗门教经书,融入大量民间信仰,并融合了佛教以及印度的另一种土生宗教“耆那教”的部分思想,崇拜“三神一体”的梵天、湿婆和毗湿努,并且根据对主神的崇拜,创立了各种寺庙,这样婆罗门教就完成了向印度教亦即新婆罗门教的转化。其时约在中国东晋、南北朝时期(4世纪)

    而有关伊斯兰教侵入印度后,对佛教进行野蛮打压的情况,其大致过程为:

    约在中国唐代(8世纪前后),生活于西方的阿拉伯人建立了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此亦即中国古史所称的大食人与大食帝国。大食帝国信仰的国教为伊斯兰教,亦即中国古史所称的回教。大食帝国先后经历了四大哈里发、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三个时期,阿拔斯王朝先是攻灭波斯,后又发动对印度的入侵,但最初受到了抵抗。大致在这一时期,原中国周边大部分佛教国家和游牧民族都皈依了伊斯兰教。约至中国南宋时期,有一支来自于西方、早已依皈了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先是占领了阿富汗地区,建立了古尔穆斯林王朝(1148—1215年),中国史籍亦称郭耳国、廓尔王朝或古尔苏丹国。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古尔王朝驻印度的总督库特卜乘着当时印度北方长期分裂、小国林立的状况,迅速征服了印度北方小国,建立起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帝国——“德里苏丹国”。

    而德里苏丹国征服印度的过程,亦即伊斯兰教消灭佛教的过程。时至元代,突厥人攻入比哈尔和孟加拉,印度最后残存的佛教大寺飞行寺、那烂陀寺、超岩寺、.超戒寺等都被洗劫一空,僧侣要么被杀,要么逃逸,这些寺院的原址,都被改造成了清真寺。这也标志着在印度传承了一千七百余年的佛教的消亡。而时至明代,在今南洋海上及陆上诸国,除安南、金边、南掌、缅甸、暹罗等邦外,伊斯兰教均将佛教和印度教逐出,建立起了伊斯兰文化圈。面对伊斯兰教的入侵,佛教之所以不堪一击,是因为突厥人入侵时,佛教主要集中在北印度和东印度的少数繁华地区,突厥人只要占领了这些地区,就可以彻底摧毁佛教寺院,消灭佛教力量。而面对突厥人的野蛮入侵,佛教徒未能组织起任何像样的反抗,只有少数僧侣远走国外,保存了部分古代印度佛教经典。

    而伊斯兰教之所以与佛教不两立,原自信仰的根本对立。伊斯兰教教义的基本信条为 “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这一信仰又可归结为 “认主独一” 四字。这一信仰具体又可分为六义:其一是信安拉,认为世上一除安拉之外别无神灵,安拉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主宰。其二是信天使,即认为天使是安拉用光创造的无形妙体,受安拉的差遣管理天园和火狱,并向人间传递安拉的旨意,记录人间功过;《古兰经》中有四大天使:哲布勒伊来、米卡伊来、阿兹拉伊来、伊斯拉非来,他们分别负责传达安拉命令、降示经典、掌管世俗事务、死亡和吹末日审判号角。其三是信仰经典,即认为《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天经,至善至美,包罗万象。其四是信使者,即信仰《古兰经》中曾提到的先知使者二十五位,其中重要的有四大天使,即安拉向穆罕默德传递“默示”的哲布勒伊来;负责观察宇宙、执掌人间衣食供养的米卡伊来;司管人命生死的索命天使阿兹拉伊来;专理风雨、吹响末日号角的伊斯拉非来。而穆罕默德则是二十五位使者中的最后一位使者,也是最伟大、至圣、封印的使者,负有执行安拉之道的光荣使命,凡信仰安拉的人,均应服从之。 其五是信后世,即认为宇间一切生命,终有毁灭之时,然后安拉使一切生命复活,进行复活日审判。其六是信前定,即认为宇间一切事物,均受安拉制定的法则制约,任何人都不能改变之,唯有对真主顺从,通过虔诚向安拉祈祷,并努力践行宗教义务,真主才会使结果发生变化。

    而伊斯兰教与佛教的教义的冲突具体表现为:伊斯兰教的核心教义是 “认主独一”,佛教却认为世界万物没有创造者和主宰者,一切都是因缘缘起所致;伊斯兰教相信人死后的归宿是末日复活和审判,佛教却认为人死后进入六道轮回,而且轮回是永远没有尽头的(除非进入涅槃);伊斯兰教相信真理来自真主的“天启”,先知也是真主派来的,佛教却在认为真理是人参悟出来的;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只拜一神,佛教却到处树立并膜拜佛、菩萨、罗汉等偶像。

    由于基本教义的对立,伊斯兰教与佛教自然是水火不能相容。伊斯兰教原本具有排他性,其号召信徒应开展“圣战”,消灭“异教徒”。因此当伊斯兰教侵入印度后,自然会借助武力,消灭佛教。但是伊斯兰教在侵入印度后,却未能成功地征服印度教。其原因在于:尽管在伊斯兰教入侵印度之初,印度教与佛教同受打击,但印度教经反抗后,与穆斯林征服者达成了妥协,并得以继续生存与发展。这一过程具体来说是:

    在突厥人远征印度时,印度教虽然和佛教同受打击,神庙和经典被焚烧,信徒被迫改变宗教信仰,但印度教的根基却深扎在印度社会的底层与上层,穆斯林征服者很快发现要消灭印度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整个印度的社会结构是以印度教为基础的,尤其是在乡村,没有印度教就无法维持统治秩序,也无法征税。而对于广大印度农民来说,印度教是他们的祖传信仰,如果让这些农民都皈依伊斯兰教,德里苏丹国将税收无出,因为穆斯林统治者只向异教徒征税。此外,印度教神庙遍布印度城乡,入侵的突厥人无法控制印度的每一城市和乡村,自然也就无法根除印度教。而印度教却可以依靠上层王公和下层平民,武装抗击入侵的突厥人,这使穆斯林统治者不得不放宽宗教政策。

    鉴于德里苏丹国的统治者,没有足够实力使印度伊斯兰化,就只能使伊斯兰教长期与印度教并存,来维护对印度的统治。因此德里苏丹国在社会治理上,最终认可了印度的种姓制度。伊斯兰教原本是讲究信徒平等的,但是在其进入印度之后,尤其是由印度教徒改宗的穆斯林,大多都保留了他们原来的种姓地位。这样,伊斯兰教的神学思想也开始和印度教互相渗透,到了莫卧儿帝国时期,终于形成了一种以两教结合为特色的新宗教——锡克教。

    而“德里苏丹国”历五朝,统治北印度约三百余年,终于被蒙古贵族帖木尔五世孙巴布尔征服,巴布尔建立起了包括印度北部大部分地区在内的莫卧儿帝国(1526—1857年)。此事件距我们现今已不远。比对中国明王朝纪年,莫卧儿帝国的历史概况大致为:

    明嘉靖四年(1526年),巴布尔始建莫卧儿帝国。明嘉靖八年(1530年),巴布尔病亡,其子胡马雍继承皇位,国家发生战乱,被迫流亡伊朗。嘉靖三十三年(1555年),胡马雍在伊朗帮助下,恢复了莫卧儿帝国在印度的统治。胡马雍重登帝位六个月后去世,次年二月,子阿克巴继位。阿克巴任内实行宗教宽容政策。他本人信仰伊斯兰教,但印度长期流行的是印度教,两教之间经常发生冲突。为了协调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关系,阿克巴宣布各教派平等,选用印度教人士做高官,又表示他出于自己“宽容大度的个性”和“对宗教思想的追求”,准备在宫中创立了一个没有上帝、没有先知、没有教务的“圣教”。而在这一时期,在印度西北部旁遮普地区,后来的伊斯兰教与先此存在的印度教,在相至交流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新的宗教“锡克教”。其创立者为那纳克,传授经典为《阿底格兰特》,其主张以公平正义、扶贫济弱和宗教自由为基本教义,试图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融为一体。这是在印度出现的一种全新宗教。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5年10月)阿克巴去世,其子贾汗吉继位(1605—1627年在位),成为莫卧儿帝国的第五代皇帝。贾汗吉国王其统治时期,锡克教的第五代祖师阿尔琼把教区改为行政机构,向信徒征收赋税。因此举具有分裂国家的性质,而引起震动。阿尔琼又卷入了莫卧儿皇室的纷争,庇护叛乱的王子,另立艾哈迈德讷格尔王国,从而引发内战。

    明崇祯六年(1633年),沙贾汗击败并兼并了艾哈迈德讷格尔王国。莫卧儿帝国在第五代皇帝沙贾汗统治时期,达到了全盛时期,他在德里建成了著名皇宫红堡,还为其死去的宠妃建造了阿格拉市的泰姬陵。但由于沙贾汗大兴土木和赋税繁重,很快引发了内乱。

    南明桂王十一年、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沙贾汗病重,其四个儿子开始进行皇位争夺战争,第三子奥朗则布于次年获胜。尽管此时沙贾汗已康复,但却被奥朗则布废黜王位,并将其囚禁于他所建的红堡之中。奥朗则布宣布自任皇帝,

    奥朗则布统治时期,莫卧儿帝国领土达到了颠峰。但其国土虽然辽阔,国家的统一却很不巩固,其境内约存在数以百计的小王国,这些小王国保持着高度的自治性,对帝国时叛时服。此外,因奥朗则布杀兄囚父,其王国缺乏道义力量的支持。此外,奥朗则布放弃了阿克巴时代所奉行的宗教宽容政策,加强伊斯兰教的国教地位,企图使印度完全伊斯兰化。他恢复对非穆斯林人群征收人头税,将印度教徒逐出政府,并大举拆毁印度教庙宇与神像。

    奥朗则布这一系列极端做法,引起了非伊斯兰教人群的极大不满。信仰印度教的人群马拉塔人在印度南方酝酿建立马拉塔王国。而信仰锡克教的旁遮普农民,以实现锡克教理想为号召,组织武装起义,要求消灭种姓制度,建立土地归农民所有的“真理王国”。而乘着莫卧儿帝国陷入内乱之机,最早来到印度的一群西方不列颠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8年)乘船到达印度西部的苏拉特港口城,建立起所谓的“东印度公司”(全称“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其势力范围后又抵达孟加拉湾西南端赛葵的默吉利伯德讷姆港。

    言说及此,黄义明道:关于莫卧儿帝国的历史,我讲了这么多话,目的只有一点,就是要让大家知晓莫卧儿帝国的底细。只有弄清这一点,才有打胜仗的把握。莫卧儿帝国虽大,但有三大矛盾:

    其一为种姓矛盾,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及贱民阶层相互对立,民族不睦。

    其二为伊斯兰教、印度教、锡克教三教对峙,信仰不一。

    其三为家族矛盾,父子不和,沙贾汗迄今被他的儿子奥朗则布囚于红堡之中。

    这样的国家虽大,实同一盘散沙,其虽有坚不可摧的铁甲象阵,亦无可畏惧。而铁甲象阵,杨尚书刚才已提出了应对之法。对付莫卧儿帝国,我另有一计是釜底抽薪。何谓釜底抽薪?即掏心战术。我青年时曾寄居四川乐山凌云寺多年,与钦海禅师相善,钦海禅师本名黄道全,为晚明大儒黄道周的弟弟。明亡,从台山文安城唐王抗清十二年,任参将,文村陷,钦海禅师方至乐山凌云寺削发为僧。黄道全崇释,年轻时曾游学西藏,与五世达达喇嘛阿旺洛桑嘉措(1617—1682年)相善,听其所云:中印两国虽隔喜玛拉雅山,高不可逾,但在布达拉宫地下,却有一条喜玛拉雅隧道,直通印度德里红堡,数日可达。现贾拉汗尚囚堡中,如真能探寻到这条隧道,从地下穿越喜玛拉雅山,至德里红堡救出沙贾汗,助其复位,在沙贾汗的帮助下,必能迅速击败印军。只是不知谁可担当此重任?

    此时第六军主将主将周颍起身道:各位姐妹已均有要务安排,徒儿愿往西藏一行,以探寻喜玛拉雅隧道。

    黄文明道:如此甚好,只是你明晚尚须与何将军举行婚礼,应给你三日婚假。婚后你可与何将军带领一千骑兵同行。你军所余二千人可交副将冯晓岚统领,随我机动作战。之所以不让你率全军出行,是因为寻找喜玛拉雅隧道,属私密之行,人数宜少不宜多。此外若能真正出得德里红堡,救出莫卧儿国老王贾拉汗,也只能采取突袭行动,擒住其新王奥朗则布,迫其投降。因敌众我寡,切不可与之硬拼。周颍道:徒儿知晓。

    黄文明又道:西藏地势高塞,不似我邦地势低热,带兵出行,务必多带衣物。此外,由好古城赴西藏,可沿小路翻越高黎贡山脉,入中国云南境,沿怒江边茶马古道上行。此江下游入缅境,称萨尔温江。沿江上行溯源处,已距西藏首府拉萨不远,而拉萨亦即布达拉宫所在地。为不惊动路人,可将所带军士伪装成商队前行。我明日会写函并备上重礼,让你们交五世达达喇嘛阿旺洛桑嘉措阿,其必会给予帮助。此外,我会飞鸽传函黄道全老前辈,请其先致函五世达达喇嘛通融此事。周颍又诺声连连。

    布置完这一切军务后,黄义明又道:请六部尚书归府各理其职,但务必要组织好明晚周颖与何耀辉将军的婚礼。又对在座诸将道:你们可各履其责,但务必不要忘记明晚参加周颖与何耀辉将军的婚礼。众人齐声称诺后散会。

    2022年1月1日
最新网址:www.mayiwsk.com